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四个要素
单位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包括:
1、主体要件是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、能够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单位;
2、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;
3、客体要件因犯罪不同而实际侵犯的法益不同;
4、客观要件即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。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第三十条
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机关、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,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第三十一条
单位犯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。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单位犯罪四个构成要件是:
1、犯罪主体: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机关、团体。
2、犯罪客体:客体因不同的犯罪而有所不同,但也是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。
3、犯罪主观方面:单位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。
4、犯罪客观方面: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。法律依据: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》第一条
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,既包括国有、集体所有的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,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、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、私营等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。
第二条
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,或者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设立后,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,不以单位犯罪论处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:
1、犯罪主体,指实际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;
2、犯罪客体,指我国《刑法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;
3、犯罪的主观方面,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;
4、犯罪客观方面,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。
《刑法》第十三条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第十三条
《刑法》第十三条
一切危害国家主权、领土完整和安全,分裂国家、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,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,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、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,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,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,都是犯罪,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,不认为是犯罪。
第十四条
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,因而构成犯罪的,是故意犯罪。
故意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1、主体要件是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、能够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单位;
2、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;
3、客体要件因犯罪不同而实际侵犯的法益不同;
4、客观要件即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。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第三十条
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机关、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,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第三十一条
单位犯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。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单位犯罪四个构成要件是:
1、犯罪主体: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机关、团体。
2、犯罪客体:客体因不同的犯罪而有所不同,但也是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。
3、犯罪主观方面:单位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。
4、犯罪客观方面: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。法律依据: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》第一条
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,既包括国有、集体所有的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,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、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、私营等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。
第二条
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,或者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设立后,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,不以单位犯罪论处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:
1、犯罪主体,指实际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;
2、犯罪客体,指我国《刑法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;
3、犯罪的主观方面,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;
4、犯罪客观方面,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。
《刑法》第十三条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第十三条
《刑法》第十三条
一切危害国家主权、领土完整和安全,分裂国家、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,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,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、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,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,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,都是犯罪,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,不认为是犯罪。
第十四条
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,因而构成犯罪的,是故意犯罪。
故意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上一篇:你好,结婚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
下一篇:暂无
相关文章
- 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四个要素
- 你好,结婚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
- 未婚男子要求女方支付抚养费的要不要给
-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两个取保候审的人能
- 情人要抚养费是否必须要支付
- 债权人要求如何进行破产赔偿,具体应如
- 离婚诉讼什么时间开庭最新的规定是什么
- 怎样举报他人泄露隐私,是否有相关法律
- 杭州怎样自行缴纳社保是否有法律规定
- 法院立案后通知被告多久,法律如何规定
- 企业注销程序,是否有相关法律规定
- 你好。我撞上了一辆摔倒在乡间的摩托车
- 朋友付款,我是第三方委托付款,我要承
- 涉及犯数罪并罚的原因有哪些,刑法上如
- 未成年人能否判处死刑,法律规定是什么
- 团伙故意杀人未遂可判几年,如何规定,
- 1994年开挖的河湾荒地被别人侵占怎么办?
- 您好。十年不缴纳五险的公司如何起诉社
- 本人有一起刑事案件,想问一下是否需要
- 哪些情况出租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
- 生产有毒食品罪的既遂处罚是什么,刑法
- 你好,我想问一下教育培训分期付款,如
- 你好,律师,我问一下卖二手房要注意什
- 你好,新房满5年,契税还差3个月满2年。
- 撤销权需要哪些证据,法律规定是什么
- 房东收取转让费是否合法,具体应如何规
- 开设赌场罪交不起罚金是否需要坐牢,刑
- 你好,借给亲戚20万,亲戚不还。目前他
- 顾客受到商店设备伤害,可以提出什么样
- 我想问一下,我想问一下,到什么程度才